本文目录

dna离心沉淀条件?

DNA在高盐低pH条件下溶解洗脱,在低盐高pH条件下沉淀.

1.加入1/10体积的3 M CH3COONa(pH 5.2),混匀.

2.加入2.5倍体积的预冷无水乙醇,混匀,-20℃放置30~60分钟.

3.12,000 rpm,4℃离心10 min,回收沉淀.

4.用1 ml 70%的预冷乙醇清洗沉淀,12,000 rpm,4℃离心10 min

gq142离心机工作原理?

离心机是一种分离机械,其作用是将固体和液体的混合液(液体和液体)进行分离,从而分别得到固体和液体(或液体和液体),离心机的工作原理是把一种具有不同密度的混合液静置后会出现自然分层现象,固体一般会沉降到底层,而上层则形成澄清的液体。分层靠的是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为了适应工业生产需要,人们需要更快和更多的分离某些混合液,这样就产生了离心机。

3H12RI智能高速冷冻离心机

离心机通过高速旋转,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其离心分离系数通常是重力加速度的上百倍、千倍和万倍,因此分离速度很快,但是由于不同的物料性质差异很大,所以形成了各种不同规格的离心机,一般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的离心机转速在3000转以下,颗粒更细,密度差更小的混合液则需要转速在8000~30000之间的离心机进行分离,而像铀的浓缩分离则需要更高转速的离心机。

离心机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高速运转的离心转鼓产生的离心力(配合适当的滤材),将固液混合液中的液相加速甩出转鼓,而将固相留在转鼓内,达到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效果,或者俗称脱水的效果。

当含有细小颗粒的悬浮液静置不动时,由于重力场的作用使得悬浮的颗粒逐渐下沉。粒子越重,下沉越快,反之密度比液体小的粒子就会上浮。微粒在重力场下移动的速度与微粒的大小、形态和密度有关,并且又与重力场的强度及液体的粘度有关。象红血球大小的颗粒,直径为数微米,就可以在通常重力作用下观察到它们的沉降过程。

沉降式离心机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的离心力,加快混合液中不同比重成分(固相或液相)的沉降速度,把样品中不同沉降系数和浮力密度的物质分离开。

此外,物质在介质中沉降时还伴随有扩散现象。扩散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扩散与物质的质量成反比,颗粒越小扩散越严重。而沉降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要受到外力才能运动。沉降与物体重量成正比,颗粒越大沉降越快。对小于几微米的微粒如病毒或蛋白质等,它们在溶液中成胶体或半胶体状态,仅仅利用重力是不可能观察到沉降过程的。因为颗粒越小沉降越慢,而扩散现象则越严重。所以需要利用离心机产生强大的离心力,才能迫使这些微粒克服扩散产生沉降运动。

?

TD5A实验室台式低速常温离心机

几种常见离心机的使用范围

1)实验室离心机:转速可达30000转每分钟,适用于实验分析的小型离心机,可分离悬浊液或乳浊液;

2)三足离心机:转速每分钟大约在3000转以下,用于固液分离,现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3)蝶式分离机:转速可达4000-10000转每分钟,可固液分离亦可液液分离,因此它可以应用于多种行业(如:制药行业,乳制品行业,化工行业等等);

4)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速一般在2500-6000转每分钟,分离悬浮液,常用于处理污水;

5)管式离心机:转速高达13000-30000转每分钟,有GQ(澄清型,主要分离悬浊液)和GF(分离型,主要适用于液液分离),可用于污水处理、油液分离;

6)高速冷冻离心机:转速可达10000转每分钟以上,这种离心机的离心腔内温度可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多用于收集微生物、细胞碎片、细胞、大的细胞器、硫酸沉淀物以及免疫沉淀物等,常见于各类生化实验室;

7)大容量离心机:转速5000-20000转每分钟,特点是其超大的容量可达4×1000ml,低速适用化工、食品、制药、医用等,而高速常用于制药、生物制品、中心血站等领域;

8)采血管离心机:低速的适用于含血小板浓度高的血浆分离,而高速则适合血小板浓度低的血浆分离,常用于血常规检查以及各类化学分析;

9)微型离心机:又称迷你离心机,一般转速在4000-10000转每分钟,特适用与微量过滤和试管的慢速离心。

?

HR/T20MM高速冷冻落地式大容量离心机

实验室离心机的操作方法如下:

使用各种离心机时,必须事先在天平上精密地平衡离心管和其内容物,平衡时重量之差不得超过各个离心机说明书上所规定的范围,每个离心机不同的转头有各自的允许差值,转头中绝对不能装载单数的管子,当转头只是部分装载时,管子必须互相对称地放在转头中,以便使负载均匀地分布在转头的周围。

若要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离心时。转头在使用前应放置在冰箱或置于离心机的转头室内预冷。离心过程中不得随意离开,应随时观察离心机上的仪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的声音应立即停机检查,及时排除故障。每个转头各有其允许转速和使用累积限时,使用转头时要查阅说明书,不得过速使用。

每一转头都要有一份使用档案,记录累积的使用时间,若超过了该转头的使用限时,则须按规定降速使用。装载溶液时,要根据各种离心机的具体操作说明进行,根据待离心液体的性质及体积选用适合的离心管,有的离心管无盖,液体不得装得过多,以防离心时甩出,造成转头不平衡、生锈或被腐蚀,而制备性超速离心机的离心管,则常常要求必须将液体装满,以免离心时塑料离心管的上部凹陷变形。

每次使用后,必须仔细检查转头,及时清洗、擦干,转头是离心机中须重点保护的部件,搬动时要小心,不能碰撞,避免造成伤痕,转头长时间不用时,要涂上一层上光腊保护,严禁使用显著变形、损伤或老化的离心管和离心机转子。

为什么剧烈摇晃噬菌体难以吸附大肠杆菌?

因为剧烈摇晃能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同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DNA分开,以便对放射性元素跟踪测试。所以难以吸附大肠杆菌。

离心会使质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进入上清液,而被感染的细菌则形成沉淀,但这必须保证是在菌体裂解之前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速度很快,在37度的条件下大约40分钟就可以产生100到300个子代噬菌体。从感染到释放前的这段时间叫潜伏期,大约经历20到30分钟。短时间的保温可获得足够数量的子代噬菌体,但又必须避免超出潜伏期(确保溶液分层),所以离心要在“短时间”保温后及时进行。

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只能寄生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里。病毒本身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噬菌体无法寄生。

离心管发生破裂时的处理程序。详细点,急?

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30 min,使气溶胶沉积白;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30min 。并通知生物安全负责人。

随后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清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于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回收。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消毒剂擦拭,并再次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做细胞实验的工作条件?

1、实验室设计

细胞培养是一种无菌操作技术,要求工作环境和条件必须保证无微生物污染和不受其它有害因素的影响。细胞培养室和设计原则是防止微生物污染和有害因素影响,要求工作环境清洁、空气清新,干燥和无烟尘。细胞培养工作包括:工作液配制、无菌操作(采样)、温育、无菌处理,细胞和用品贮存等。细胞培养室的设计实施原则一般是无菌操作区设在室内较少走动的内侧,常规操作和封闭培养于一室,而洗刷消毒在另一室。

2、常用设施及设备

(1)超净工作台:也称净化工作台,分为侧流式、直流式和外流式三大类。

(2)无菌操作间:一般由更衣间、缓冲间和操作间三部分组成。操作间放置净化工作台及二氧化碳培养箱、离心机、倒置显微镜等。缓冲间可放置电冰箱、冷藏器及消毒好的无菌物品等。

(3)操作间:普通培养箱、离心机、水浴锅、定时钟、普通天平及日常分析处理物品。

(4)洗刷消毒间:烤箱、消毒锅、蒸馏水处理器及酸缸等。

(5)分析间:显微镜、计算机及打印机等。

3、培养器皿

细胞培养以玻璃器皿为主,常准备最需使用量的三倍。器皿应选择透明度好、无毒、中性硬度玻璃制品。常用的玻璃器皿有下面几种。

(1)液体储存瓶:用于储存各种配制好的培养液、血清等液体,常以500ml、250ml、100ml生理盐水瓶或血浆瓶代替。

(2)培养瓶:根据培养细胞种类要求不同培养瓶的形态各异,用于细胞传代培养的细胞要求瓶壁厚簿均匀,便于细胞贴壁生长和观察,瓶口要大小一致,口径一般不小于1cm,允许吸管伸入瓶内任何部位,规格有200ml、100ml、50ml、25ml、10ml等几种。用于外周血培养的常用10ml普通圆瓶。两种培养瓶均要求选用优质玻璃制成。

(3)培养皿:用于开放式培养及其它用途。分直径30mm、60mm、120mm等几种。

(4)吸管:常用的有长吸管和短吸管两类,长吸管也称刻度吸管。其改良后管上部有球型刻度称改良吸管,刻度吸管用于移动液体。常用1ml和10ml 两种。短吸管也叫滴管,分弯头和直头两种。

(5)离心管:离心管是细胞培养中使用最广泛的器皿,根据用途不同形态各样,常用于细胞培养的离心管有大腹式尖底离心管和普通尖底离心管两类。前者分别为50ml、30ml、15ml;后者则多为10ml和5ml。

(6)其它:如三角烧瓶、烧杯、量筒、漏斗、注射器等。

化学离心的目的?

为了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同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DNA分开,以便对放射性元素跟踪测试。

离心会使质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进入上清液,而被感染的细菌则形成沉淀,但这必须保证是在菌体裂解之前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速度很快,在37度的条件下大约40分钟就可以产生100到300个子代噬菌体。

从感染到释放前的这段时间叫潜伏期,大约经历20到30分钟。短时间的保温可获得足够数量的子代噬菌体,但又必须避免超出潜伏期(确保溶液分层),所以离心要在“短时间”保温后及时进行。

病料的采集与送检应注意哪几个原则?

动物病料样品的采集是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怎样采集动物病料、采集时机、样品的处理和保存、运送是否合适等,都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对动物疫病的诊断、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免疫监测等影响极大。  『采集前的准备』  采集用的刀、剪、镊子等用具煮沸30分钟,使用前用酒精擦拭、火焰消毒。装载的器皿经103kPa高压30分钟或160℃干烤2小时;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采取一种病料,使用一套器械与容器;做好采样计划,如要采集足够的数量及采集的部位、种类等;还要准备采集后的用具等消毒、清洗用的消毒液及容器等用品。  『常见的不同动物样品采集方法』  1血液  ①部位:牛、羊常用颈静脉采血,猪用耳静脉(较大的猪)或前腔静脉采血,(较小的猪)采血,禽用翅静脉采血,兔从耳静脉或颈静脉采血。  ②操作:动物采血时,采血部位先将毛清洗干净,用75%的酒精消毒,待干燥后采血。牛、羊、猪、兔采血一般用一次性采血器或注射器,吸出后放试管内或直接用针头(一般用三棱针)穿刺静脉后,将血液滴到直径为3~4mm(可用人用的一次性输液管)塑料管内(长度一般为5cm),将口封好,竖立存放。  ③保存:如用全血样品,样品中加抗凝剂(在采血前直接加入),并充分摇匀;如用血清样品,则血液不加抗凝剂,在室温下(不能曝晒)静置,待血清析出,经离心机离心分离出血清(与血凝块分开放置),若要长时间保存,则将血清置冰箱冷冻层保存(保存时间视冰箱的温度),但不可反复冻融。  2组织  ①内脏:采集动物的内脏组织,如已死亡的动物应尽快采集,夏天应不超过2小时,冬天不超过6小时(还要视具体温度)。采集的动物病料必须新鲜,尽可能减少污染。用于微生物学检验的内脏组织块不必太大,有1~2cm见方即可(如有少量污染或不能保证无污染,组织块取大些,切割后用),存放在消毒过的容器内;若用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则要采集病灶及临近正常组织,并存放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如作冷冻切片用,应将组织块放在冷藏容器中(如作冷冻切片用,应将组织块放在冷藏容器中,并尽快送实验室检验)。  ②尿液:在动物排尿时,用一次性塑料杯接取。  ③呼吸道:用灭菌的棉拭子采集鼻腔、咽喉内的分泌物,蘸后立即放入特定的保存液中(如灭菌肉汤、磷酸相加缓冲液、Hanks液等)每支拭子需保存液5mL。  ④皮肤:直接采集病变部位,如病变部位的水泡液、水泡皮等。  ⑤肠内容物:选病变明显肠道的内容物,用吸管扎穿从中吸取内容物,放入30%甘油盐水缓冲液保存送检,或将一段有内容物的肠管两端扎紧,剪下送检。  『送检样品应做的记录』  送检样品记录至少要有一份备案,一份随样品送往化验室。内容至少要有一份备案,一份随样品送往化验室。内容至少包括:  ①动物饲养场的场名、地址、场主姓名、联络方式,送检人的姓名及联络方式;  ②送检样品的名称及数量;  ③要求做何种试验;  ④送检日期;  ⑤免疫情况;  ⑥目前饲养的数量情况及首发病例和继发病例的日期,出现的临床症状、发病数、死亡数、治疗史等(如有病时)。  『送样』  采集的样品最好能在24小时内专人送达实验室(夏天需4℃左右冷藏),如在不影响检测的情况下,又不能在24小时内送检,可把样品冷冻,并以此状态送检。送检过程中要防止倾倒、破碎,避免样品泄露,要注意有的样品不能剧烈震荡,要注意缓冲放置,所有样品都要贴上能标示采样动物的详细标签。  『采样中常见的问题』  1、采血后血清不见析出。我们曾经将采下的血液马上离心,未有血清析出。操作中应将采下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视当时的气温,一般2个小时),再进行离心就可以分离出血清。此外,气温太低(在冬天气温较低时),未等血清析出,血液已整体凝成块状,也可能不能分离出血清,这时需要适当加温(但不能太高)或保温。  2、送检的血清有溶血现象。消毒采血部位时,酒精未干,即行采血,有可能混进酒精引起溶血;血清未离前,携带血液经坐摩托车、拖拉机等剧烈震荡,使血细胞破裂引起溶血;血液存放的容器(如试管)不洁。  3、禽类采血中血液难以流以流入塑料管。采血中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将塑料管的一头先封死后再进行接血,由于塑料管内的空气压力,血液不能进入。操作中应将塑料管两端敞开,待血液进入后再进行封口。  4、送检的血清变质。有的离化验室较远,不能及时送检,将分离出的血清长时间存放冰箱的冷藏层,造成变质。分离出的血清,若不能马上送检,应将血清保存在冰箱的冷冻层,放置时间较长,不易变质。